搜索
客户端

中品天下

中国国家品牌网官方公众号

中国国家品牌网是我国品牌领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解码奇瑞多品牌战略:五大品牌如何撬动万亿级市场

解码奇瑞多品牌战略:五大品牌如何撬动万亿级市场

2025-09-22 10:57:25   来源:财经网
责编  /  安东
摘要:

奇瑞构建的品牌生态方法论,已为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新的战略选项

近日,奇瑞汽车(以下简称“奇瑞”或“公司”)已正式开启港股招股,拟全球发售约2.97亿股H股,募资最多约91.4亿港元,预计将于2025年9月25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有望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项目。

据招股书介绍,奇瑞汽车是一家中国的乘用车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芜湖。公司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多样化且不断扩展的乘用车产品组合,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满足国内外市场用户的不同及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喜好。目前公司主要有五大汽车品牌,分别是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出行风格和审美认知,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并覆盖各具显著增长潜力的细分赛道。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公司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其中,捷途品牌汽车销量2022-2024年的复合增长率80.0%。

当吉利将几何并入银河、长城欧拉停止独立运营 APP 时,中国车市似乎正上演着“多品牌战略退潮”的集体叙事。而奇瑞汽车多品牌战略看似逆势而为,但同样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背后暗藏着的正是奇瑞对市场细分逻辑的深刻洞察:在新能源与全球化浪潮下,通过“精准定位 + 技术协同 + 生态分化”的三维架构,构建起覆盖从5万元到50万元全价格带的品牌矩阵,为其登陆资本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品牌矩阵的精密齿轮:差异化定位构筑市场护城河

奇瑞的多品牌战略绝非简单的“多生孩子好打架”,而是基于对消费需求的精密拆解。

在2024年近230万辆的销量版图中,奇瑞五大品牌如同相互咬合的齿轮,各自占据独特赛道却又协同驱动整体增长。这种战略布局既避免了内部同质化竞争,又形成了对目标市场的饱和攻击。

奇瑞主品牌面向大众和家庭用户,打造安全舒适、质量过硬的一线品牌,通过艾瑞泽系列轿车与瑞虎系列 SUV 形成双线布局,覆盖10-15万元主流家用市场。作为公司的“压舱石”,奇瑞主品牌2024年累计销量已超过152万辆,2022-2024年(以下简称“近三年”)复合增长率36.9%,其中,在全球及中国燃油车市场,瑞虎8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中销量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三。

捷途品牌的异军突起堪称中国汽车品牌的成长奇迹。该品牌自2018年首款车型推出至2024年1月,快速达成100万整车下线的里程碑。2024年,捷途品牌汽车销量突破53万辆,2022-202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80.0%。其成功密码在于精准卡位“旅行 +”细分场景,通过“产品 + 生态”的双轮驱动,打造“自驾越野首选品牌”认知。

星途品牌承载着奇瑞的高端化梦想,2024年以13万辆的销量实现近三年复合69.7%的增长。不同于其他自主品牌简单堆砌配置的高端化路径,星途提出“科技新豪华”定位,将奇瑞最尖端的技术率先应用于该品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星途品牌主力车型星纪元ET(增程式电动汽车版)搭载了首款获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Premium Drive高质量增程」技术验证的增程动力系统。2024年,星途品牌汽车的出口量在中国高端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

在新能源转型赛道上,iCAR和智界则组成“双线出击”格局。iCAR 作为奇瑞首个纯电原生品牌,主打10-15万元年轻市场,面向热衷科技和崇尚自由的Z世代客户,打造最懂年轻人的汽车品牌,为用户带来前沿智趣的出行体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该品牌汽车销量突破6万辆。

而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智界品牌,则瞄准25-40万元高端智能市场,打造卓越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面向追求智能化、高性能与创新性的用户群体,为用户带来创新引领和科技出行的驾驶体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该品牌汽车销量3.85万辆;R7于2025年1月在中国市场纯电中大型SUV销量中排名第一。

这种品牌矩阵的精妙还在于价格带的无缝衔接:奇瑞品牌覆盖8-15万元,捷途主打10-20万元,星途卡位15-30万元,iCAR专注10-18万元纯电市场,智界则冲击25-50万元高端区间。五个品牌形成相互补充的“价格护城河”,使奇瑞在2024年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14.0%,较2023年提升2.2个百分点。

技术协同的底层逻辑:模块化架构支撑多品牌高效运转

奇瑞汽车多品牌战略的成功也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技术共享、品牌分野”的精妙平衡之上。当多数车企陷入“多品牌内耗”困境时,奇瑞通过全域技术架构的协同效应,既保证了各品牌的差异化特质,又实现了研发成本的集约化,达成了“1+1>2”的效应,这正是其在招股书中重点强调的“技术平权”战略。

据介绍,鲲鹏动力体系构成了奇瑞跨品牌协同的核心支柱。这套涵盖燃油、混动、纯电、氢能的全域动力解决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技术共享。其中热效率达 48% 的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既可以搭载在捷途的越野车型上强化低扭性能,也能适配星途的高端轿车实现极致省油。这种“核心技术通用化、应用场景差异化”的策略,实现了奇瑞各品牌技术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模块化平台战略则进一步放大了规模效应。公司主要汽车平台包括T1X、T2X和E0X,基于汽车平台开发的新车型开发周期可达到18个月之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基于符合国际标准的整车安全开发体系,公司有16款车型在海内外累计25次获得了「五星安全」认证,位居行业前列;公司的星纪元ES是国内首批获得中汽中心NESTA六维电安全认证的车型;公司在同一汽车平台上开发的车型中同类动力系统零部件的标准率达到80%以上,领先同业。公司的多款汽车车身和底盘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评为「中国十佳」;星纪元ET的智能底盘荣获「2024中国十佳底盘」和「最佳智能奖」双项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还通过“技术标签化”策略避免了品牌模糊。比如捷途强调“越野性能”,星途突出“豪华科技”,iCAR 主打“场景智能”,智界聚焦“高阶智驾”,每个品牌都有专属的技术卖点。这种清晰的技术定位使消费者能够精准识别不同品牌价值,有效避免了内部竞争损耗。

也因此,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和信赖,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产品满意度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据全球消费者洞察和市场研究公司君迪的排名,在2023年至2025年,奇瑞品牌连续三年位居中国新车质量研究中国自主乘用车品牌第一;在2024年和2025年的中国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中连续两年位居中国自主乘用车品牌第一。

资本视角的价值验证:多品牌战略开启增长新周期

奇瑞多品牌矩阵的真正价值,在2024年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充分验证。当单一品牌车企面临新能源转型阵痛或细分市场波动时,奇瑞凭借“燃油与新能源并重、国内与海外齐飞”的全赛道布局,实现了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和抗风险能力的强化,这正是其登陆港交所的核心竞争力。

从销量结构看,奇瑞五大品牌形成的“梯队效应”有效对冲了市场波动。2024年,奇瑞在燃油车市场仍保持29%的增长,其中奇瑞品牌的瑞虎8系列和捷途X70系列持续稳居细分市场前十;新能源领域,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67.4%,在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排名第一。iCAR 和智界的增长填补了传统燃油车增速放缓的缺口,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使奇瑞在2024年新能源补贴退坡、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取消的双重压力下,依然保持了49.4%的整体增速。

反映在财务数据上则更加的直观。2022年至2024年,奇瑞汽车实现收入分别为926.2亿元、1632.05亿元、2698.9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0.7%;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34亿元,复合增长率 57.1%。另外,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682.2亿,同比增长24.2%,归母净利润46.5亿,同比增长71.5%。这种增长速度在主流车企中几乎独树一帜。

全球化布局构成奇瑞的另一重估值安全垫。目前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建立研发、生产及销售网络,在德国、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及马来西亚设立研究机构,分别在欧洲、南美、北美及东南亚市场进行研发工作。2024年,奇瑞汽车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已达到37.4%,全球化布局构建起了公司抵御单一市场风险的能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截至2024年12月31日,奇瑞汽车拥有1075家海外经销商,排名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前列。这种深度本地化布局使其在2024年规避了部分地区贸易壁垒的影响。

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则可以保障增长可持续性。2022年至2024年,奇瑞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60%,公司重点布局的800V电驱、城市NOA智驾和下一代混动系统已进入收获期。根据规划,2025年奇瑞将推出39款混动车型,智界品牌将新增2款SUV车型,iCAR将拓展至3款产品。这些技术储备转化为产品力的提升,使奇瑞的新车溢价能力增强,为未来毛利率改善留下空间。

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又进一步增强投资信心。通过多品牌分散风险,奇瑞成功应对了2024年国内车市的剧烈波动 —— 当纯电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时,捷途的混动车型保持高增长;当燃油车需求疲软时,智界的高端电动车贡献增量。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使公司的盈利波动性保持了稳健。

站在港交所的资本舞台上,奇瑞的多品牌战略或已超越了单纯的市场竞争范畴,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典型样本。从2018年捷途品牌创立时的市场质疑,到2025年五大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形成,奇瑞用7年时间证明:在汽车产业变革期,唯有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的差异化定位,辅以强大的技术协同能力,才能在万亿级市场中占据主动。对于即将到来的资本考验,奇瑞的品牌矩阵既是过去成功的证明,更是未来增长的底气。

结语:中国车企品牌战略的范式创新

奇瑞多品牌战略的成功,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宝贵的战略启示。在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关键阶段,奇瑞通过“精准定位 + 技术共享 + 生态协同”的三角模型,打破了“多品牌必内耗”的行业魔咒,构建起覆盖全市场、全场景的品牌生态。这种战略不仅带来了近230万辆销量和2699亿元营收的规模效应,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应对技术变革与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当智界的智能驾驶、星途的豪华体验、捷途的越野性能、iCAR 的场景创新与奇瑞的国民品质形成共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品牌矩阵的成功,更是中国汽车品牌从“性价比”向“价值创新”的范式跃迁。在即将登陆港交所的新起点上,奇瑞的多品牌战略将继续接受资本市场的检验,但其构建的品牌生态方法论,已为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新的战略选项。

随着新能源转型的深入和全球化布局的拓展,奇瑞的五大品牌将继续优化协同效应,在技术平权与品牌溢价、规模效应与个性需求之间寻找更精准的平衡点。这场始于产品差异化的战略实践,终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品牌强国”的重要注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发表评论
分享
收藏
评论

精选评论 0

暂无更多评论~
© 2017-2020 中国国家品牌网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04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