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客户端

中品天下

中国国家品牌网官方公众号

中国国家品牌网是我国品牌领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百果园跌落神坛,“水果第一股”生意难做?

百果园跌落神坛,“水果第一股”生意难做?

2025-02-24 10:08:43   来源:中国国家品牌网
责编  /  君君
摘要:

高端水果市场将如何发展?

近年来,在消费降级的浪潮中,高端品牌领域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曾经矗立于市场顶端、象征着品质与奢华的众多品牌,纷纷被拉下神坛。

面对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和市场需求转变的双重压力,这些品牌不得不调整策略以求生存,甚至将目光投向了以往不太关注的下沉市场,以期在这片蓝海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这一趋势同样席卷了水果市场,昔日的“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百果园,如今就陷入了业绩持续下滑的困境。

日前,百果园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警公告,称公司预计净亏损将达3.5亿元至4亿元人民币,由盈转亏。同时,公司的营收较2023年的113.91亿元也下滑了近15%。

此外,盈利预警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百果园的加盟门店数量出现了明显下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加盟门店数量为6011家,较2023年底净减少70家。到了去年下半年,加盟店更是加快了关闭速度,从6月底的6011家减少至年底的5116家,半年内关闭了895家,日均关闭近5家。这也是百果园近5年加盟门店数量首次缩减。

百果园业绩的下滑并非突如其来,很多业内人士却认为,这是一个长期恶性循环的结果。

首先,便与其经营模式有直接关系。

众所周知,与一般的连锁店不同,百果园打破了传统的“合伙人模式”,开创了一种“员工加盟商化,加盟商员工化”的全新模式,公司会积极培养员工成为加盟店店长。这样,随着店铺基数变大,培养出的新店长变多,开店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从而助力企业在后续的发展中迅速扩张抢占市场。

因此,与其说百果园是一家“卖水果”的企业,不如说是一家“卖模式”的企业。数据显示,其超过80%的收入来自线下加盟店。

但是,随着加盟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单店收入却在不断下滑。长期忽视对单店收益结构的优化, 自然会导致整体营收的缩减。而且,加盟商赚不到钱,品牌对加盟商的吸引力自然会越来越弱。

其次,是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和消费者对高端水果的祛魅。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的波动,消费者对于高端水果的需求逐渐减弱。百果园的失宠并非个例,而是整个行业进入下行通道的缩影,高端水果生意难做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

加之水果生鲜的损耗率大,冷链成本高,且目前我国的水果产业高度分散,这就使得水果零售店的市场容量有限,营收也很容易触碰到天花板。此前百果园披露的数据就显示,其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0%上下,略低于业内同类型的企业。

不可置否,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水果连锁企业,百果园的确开辟了很多无人区。除了上文提到的“员工加盟商模式”,其还打造了一条标准化的供应链体系。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产品是一切的根基。而水果作为一个非标产品,想要确保长期的口碑,只能从供应链源头开始严加把控。在这一方面,百果园的模式堪比“水果界的优衣库”。

历经十余年,百果园构建出了一个水果零售供应链王国,成功搭建了从种植,采购,运输,配送至销售门店的供应链体系。这样既可以在上游保证品控和标准化,又能在终端保证灵活性和利润空间,并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认知。

另外,百果园还开创了中国水果企业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先河。

不仅拥有自营的App,还入驻了饿了么、美团、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依托其线下门店的优势,实现快速配送。并且还为顾客提供清洗、削皮、果切等附加服务,以便提升消费体验,增强用户粘性。

但是,随着精品商超、水果连锁、外卖平台、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业态相继出现,水果零售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更加多元且同质的竞争阶段,百果园想要真正实现“长红”发展,仍需继续修炼。

面对市场的挑战和竞争的压力,百果园在2024年初启动了品牌焕新、推广招牌果和水果礼盒三大战略,试图通过提升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然而,从短期业绩结果来看,这些战略并未取得显著成效。

至于接下来,这支“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能否应对市场变化,跑出全新故事,我们将持续关注。(鞠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发表评论
分享
收藏
评论

精选评论 0

暂无更多评论~
© 2017-2020 中国国家品牌网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04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