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客户端

中品天下

中国国家品牌网官方公众号

中国国家品牌网是我国品牌领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推动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专访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副县长李刚

“推动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专访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副县长李刚

2024-12-09 16:54:41   来源:中国国家品牌网
责编  /  时默
摘要:

12月8日,“推动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2024产城融合推介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12月8日,“推动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2024产城融合推介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指导、中国国家品牌网和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主办、京东集团独家支持,汇聚了业内众多专家与领导。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和品牌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目标。此次大会的两个亮点之一是由中国国家品牌网和京东集团联合搭建的优质农特产品购物平台——“尚品优选”平台正式启动,另一个是大会发出的启动县域品牌传播行动的倡议,全面展现了县域品牌传播的现状和趋势。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如何通过品牌化推动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农产品品牌建设及县域产业形象塑造等关键议题。特别是在品牌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紧密关系上,嘉宾们的一致意见是,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品牌的强力支撑,培育和推广地方特色品牌不仅能提升农业效益,还能激活乡村经济。

研讨会后,中国国家品牌网对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副县长李刚进行了采访,听取了他对推动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刻见解与经验分享:

中国国家品牌网推动区域品牌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请问贵县在区域品牌建设方面有何考虑和计划?在这一过程中,您认为能使区域品牌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是什么?

李刚:临泉县作为我国农业大县,坐落于河南安徽交界处,是中原地区走向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桥头堡。临泉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是皖西北粮食种植、生姜种植、肉牛羊养殖的重要县域城市。我县于2017年注册“中原牧场”区域公用品牌,整合全县农产品上线进城,承接着乡村振兴的重要角色。

2023年临泉县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长三角与中原地区的桥头堡和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我县积极发挥国家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集散地的优势,拥有健全的冷鲜肉生产、流通和配送体系,完整的畜禽生产区和主销区有效对接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近年来,临泉县努力将“中原牧场”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县域品牌,提升县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强化品牌意识。组织开展县域品牌建设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各级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品牌意识。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品牌建设讲座和咨询服务,为县域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二是明确品牌定位。深入开展全县资源和产业调研,挖掘县域的独特优势和核心价值。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品牌策划和设计,制定县域品牌发展战略和规划。

三是培育品牌产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建立品牌产品认证和监管机制,确保品牌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四是加强品牌传播。整合各类宣传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品牌传播体系。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县域品牌的宣传推广。举办各类节庆活动、招商推介会等,提升县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旅游、文化等部门的合作,推动县域品牌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具有县域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文化产品,通过旅游和文化活动传播县域品牌。

五是完善品牌管理。建立县域品牌管理机构,负责县域品牌的规划、建设、推广和维护工作。制定县域品牌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品牌使用和管理行为。加强对县域品牌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品牌策略,确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中国国家品牌网在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也就是在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方面,贵县有哪些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

李刚:临泉县“中原牧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成功经验,一是政府大力支持与推动出台相关政策,在资金、项目审批、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品牌建设工作,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二是突出地域特色与优势。深入挖掘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传统农耕文化等,将其融入品牌内涵,大力发挥肉牛振兴,秸秆变肉政策,使品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是严格质量把控。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加强从种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监控,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我县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全面合作,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检验检测创新基地”,围绕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认证、食品安全培训等开展合作,做好农产品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四是品牌整合与营销。整合区域内众多的农产品品牌,统一使用“中原牧场”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品牌合力。采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如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参加各类农业博览会、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等,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

六是加强品牌保护。注册品牌商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品牌被侵权和滥用。建立品牌危机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品牌负面事件,维护品牌形象。

七是强化主体培育。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在品牌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对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品牌意识和市场运营能力。

八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品牌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充分分享品牌发展带来的收益,提高农民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

我县“中原牧场”区域公用品牌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有限。尽管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但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认知度仍有待提高。品牌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未能充分覆盖目标消费群体。

二是品牌价值挖掘不充分。对地域文化、历史传承等方面与农产品的结合不够紧密,品牌内涵不够丰富和独特。未能充分展现品牌所代表的生态、绿色、健康等价值理念。

三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或农户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质量标准,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监管体系可能存在漏洞,难以全面保障产品质量。

四是产业链协同不足。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之间的协同不够紧密,导致产业效率不高。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影响了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五是品牌维护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品牌保护措施,容易出现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品牌形象。 对品牌使用的规范和监督不够严格,可能导致品牌滥用。

六是创新能力不足。在产品研发、包装设计、营销模式等方面创新不够,难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未能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渠道来提升品牌的发展。

七是人才短缺。缺乏品牌策划、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制约了品牌的发展。农业技术人才不足,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创新。

中国国家品牌网在特色农产品线上平台和全渠道零售模式方面,贵县有哪些成功经验或创新做法?

李刚:我县中原牧场在线上平台和全渠道零售模式成功经验主要是:

一是多元化的线上平台搭建。建立了“中原牧场优选”官方网站和B2B2C小程序,全面展示农产品的品种、特点、生产过程等信息,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积极入驻知名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借助其庞大的用户流量和成熟的配送体系,扩大销售范围。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推广,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通过内容营销吸引消费者关注。

二是品质保障与溯源体系。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确保线上销售的产品品质优良。引入农产品溯源系统,消费者通过扫码等方式可以了解农产品的生产源头、加工过程等信息,增加产品透明度和可信度。

三是精准的市场定位与个性化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实现精准的市场定位。提供个性化的包装、定制化的产品组合等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是线上线下融合。结合线下实体店、体验店,让消费者可以实地感受产品,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实现线上线下库存共享、订单协同处理,提高运营效率。

五是创新的营销手段。举办线上直播活动,邀请农户、专家等进行农产品的介绍和推荐,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开展限时折扣、满减优惠、会员制度等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

六是合作与联盟。与物流企业建立紧密合作,确保农产品能够快速、新鲜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与其他相关品牌、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广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

七是数据驱动的运营决策。收集和分析线上平台的销售数据、用户反馈等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优化服务。

八是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获得政府在资金、政策、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为线上平台和全渠道零售模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还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流配送难题。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的特点,对物流的时效性和冷链技术要求较高,但部分地区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可能导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损或变质,影响消费者体验。物流成本较高,可能削弱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二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由于农产品生产分散,标准化程度难以统一,导致线上展示的产品与实际收到的产品在品质、规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容易引发消费者不满和投诉。

三是品牌建设与推广不足。虽然搭建了线上平台和全渠道零售模式,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有限,在众多竞争品牌中难以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品牌宣传投入不够,营销手段相对单一,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有效推广。

四是数据利用不充分。虽然积累了一定的销售数据和用户信息,但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不够深入,无法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市场趋势,从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发表评论
分享
收藏
评论

精选评论 0

暂无更多评论~
© 2017-2020 中国国家品牌网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04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