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客户端

中品天下

中国国家品牌网官方公众号

中国国家品牌网是我国品牌领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开学季营销大战打响,看各家品牌如何收割“开学经济”?

开学季营销大战打响,看各家品牌如何收割“开学经济”?

2020-09-04 09:37:06   来源:中国国家品牌网
责编  /  时默
摘要:

经过了一个超长待机的“假期”之后,2020年的首个开学季终于到来了。作为每年的重要营销节点,品牌商家们都使出浑身解数,试图收割一波“开学经济”的流量。......

经过了一个超长待机的“假期”之后,2020年的首个开学季终于到来了。作为每年的重要营销节点,品牌商家们都使出浑身解数,试图收割一波“开学经济”的流量。

今年当然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品牌营销案例。

晨光

既然是开学季,那么文具品牌肯定是当之无愧的C位选手。为了让同学们都能元气满满的迎接新学期,晨光早在今年8月初就开展了一系列以“元気”为主题的营销活动。

首先是携手奈雪の茶推出了“元気果果”文具系列,以奈雪主打茶饮的水果颜色作为文具的主色调。青瓜、蜜桃、木瓜、蓝莓等清爽的水果色,一改以往文具沉闷的设计,十分符合“青春元気”的主题概念。

其次,晨光还与网易云音乐合作,邀请火箭少女101女团成员段奥娟作为元気大使,为同学们量身创作了一首《元気满分》开学单曲,打造开学仪式感。

曾经以“校服小姐姐”形象圈粉无数的段奥娟,本身积极开朗的人设形象,也与此次晨光想要传递的营销理念相契合。另外,携流量入局的段奥娟,还带动了强大的粉丝效应,在微博上贡献了3.7亿的话题阅读量,让品牌更好的实现了破圈引流。

除此之外,为了构建沉浸式体验,晨光还在线下打造了“晨光奈雪元気站”快闪店。消费者们不仅可以在店内试用新款元気果果系列文具,还能与元気大使段奥娟亲密互动。

此次晨光的营销三部曲,通过加强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互动性,逐步占领了用户心智,成功稳固了自己文具界“扛把子”的地位。

 
京东文具

京东为了让平台的文具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今年选择与新世相联手拍摄了故事短片《终于开学了》,通过讲述3个家庭经历了漫长假期后终于迎来开学日的故事,来为自己“带货”。

短片中真实再现了父母与孩子在超长假期里的相处状态,很好的引发了家长们的情感共鸣。利用孩子收到京东文具前后的情绪对比,引导家长进行消费购买。

在开学季这样一个天然的营销节点,京东文具精准把握住了家长这一主力消费群体的需求,利用充满诚意的真情实感来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安踏

除了学习用品之外,服饰鞋子也是开学季的必备产品。今年安踏儿童就以“神兽出征”为主题,打造了一场全面以用户为本位的整合营销。

结合时下的网络热门梗,安踏儿童用“神兽”作为主角,又赋予开学“出征”的寓意,巧妙地将产品特性完美展现。

另外,与晨光的营销思路相同,安踏儿童也在北京、石家庄、沈阳、成都、福州等五大城市打造了大型商城主题活动,以及100场门店小型会员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切身体验开学的仪式感。

Apple

与其他品牌主要聚焦中小学生的营销策略不同,Apple则是把目标锁定在了大学生群体,邀请了9位大学生使用iPhone、iPad等苹果产品记录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假期生活。

作品征集完毕后,Apple还在北京三里屯的Apple Store举办了一场发布会,向大家展示这9部作品。

不得不说,Apple这种以产品记录真实生活、讲述故事的营销方式,不仅为产品注入了灵魂,也成功利用情感营销收割了一波好感度。

 

当然,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与“开学季”直接挂钩,那么它们都是如何借这个“势”的呢?

第一类是利用产品模拟校园场景。

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在这一点上就相当的心有灵犀,打造了“教师全家桶”、“麦当劳文具”等创意产品,用新鲜有趣的玩法强行蹭了一波热点。

第二类就是屡试不爽的“唤醒青春记忆”。

例如,知乎就举办了一场有奖征集活动——重回母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征集大家对于母校的介绍,重温美好的校园时光,让非开学季的目标用户群,也能参与到营销活动中。

第三类则是联合跨界营销。

像宝洁、新世相这种与开学季完全没有关系的品牌,就搭着晨光、京东文具的顺风车,联手做一次借势营销,实现双赢。

盘点各家的营销创意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品牌都把侧重点集中在了“借势”上,套用开学季的名义,来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

其实无论是何种节点的营销,最终都是通过精准洞察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使其完成消费。只有那些能真正占领用户心智的品牌,才能抢占C位。(图/文 中国国家品牌网 鞠君 本文原创自中国国家品牌网,转载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发表评论
分享
收藏
评论

精选评论 0

暂无更多评论~
© 2017-2020 中国国家品牌网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04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