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热潮给西安的餐饮文化带来了新机遇,西安的老字号品牌不断推陈出新
穿唐装游大唐不夜城,到回民街吃老字号美食……游客来到西安,除了去参观一些热门景点,还会品尝美食。
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省一季度国内游客量已达到2.17亿人次。文旅热潮给西安的餐饮文化带来了新机遇,西安的老字号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将传统餐饮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用优秀的餐饮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创新经营模式,政府出手帮扶
“给我拿两个鲜肉包、两个虾肉包,在这吃。”8月27日上午9点,游客张红(化名)在西安市易俗社文化街区五一饭店排了好久才轮到。“鲜嫩多汁,味道好,第一次吃,感觉还不错。”他说。
长长的队伍里,有子女带着父母来的、有夫妻俩、也有三五成群的老食客,随着包子香味弥漫开来,这群陌生人在等待中亲切交流着,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即将品尝美食的期待。
2021年,随着秦腔艺术节的开幕,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开街,五一饭店、同盛祥、西安烤鸭店、白云章、新中华……这些淡出人们视线的老字号重新“回归”了。市民游客可以在悠扬的秦腔曲牌声中品尝陕菜美食小吃。
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字号有品牌、技艺、信誉,在文化遗产传承和挖掘中有优势,但创新发展不足。为了让品牌年轻化,老字号餐饮集群入驻易俗社文化街区,探寻老字号与文旅相结合的新消费场景。
据了解,目前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包括同盛祥、五一饭店、西安饭庄等在内的11家中华老字号、9家陕西老字号、13家西安老字号。
如果说老字号街区集群展示起的是品牌记忆冲击的作用,那么,沉浸式消费体验模式,则是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贴近消费者的另一举措。
创建于1929年的西安饭庄,在东大街原址上打造了全国首家陕菜文化体验馆。作为国内最大、最系统、最全面的陕菜专题展览,开展科普展览、研学工坊、沉浸餐饮等新式场景。
“食客在等餐时,通过互动画面观看陕菜技艺、品尝西安饭庄的黄桂稠酒、闻一闻陕菜调料的独特味道,充分调动五感体验陕菜的历久弥新。”陕菜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西安烤鸭店的“唐诗全鸭宴”、春发生的“五行宴”、德发长的“饺子宴”等经典陕菜宴席也让游客耳目一新。
“老字号是城市文化传承的‘活化石’,在建设自主品牌、促进消费的作用不可替代。”西安市商务局副局长麻晓勤说,西安老字号大多销售区域都集中在西北地区,在“走出去”过程中困难很多,需要有人帮一把。
从2022年9月起,由西安市商务局主办,“西安美食中华行”分别到杭州、成都、哈尔滨等地,加强西安老字号与多地老字号的交流学习,通过活动现场展示销售、宣传推广,展现西安美食企业及餐饮产业优势,提升西安餐饮品牌形象。
“西安市老字号产业促进会开展了‘读懂西安老字号五进’系列宣传活动,以‘日用而不觉的老字号+西安城市文化+西安城市社群’的模块组合,让老字号紧贴消费者需求。”陕西省老字号协会秘书长、西安市老字号产业促进会会长杨潇说。
创新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新产品、科技感、文旅融合……这些关键词与冰峰产生了“化学反应”。“尽管冰峰76岁,但我们仍然决定走一条兼具文旅融合与科技感的发展道路。”西安冰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军锋说。
“饮料行业的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为了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我们将茶文化与大健康理念相结合,推出健康茶饮品。”姚军锋说,冰峰将泾阳茯茶这一古老的茶文化与现代工艺结合,推出冰峰茯茶,在保留茯茶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变得更易被人体吸收。
冰峰还推出无糖系列产品,积极与游陕西平台联名,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唐诗文化的精髓、陕西的地域特色、历史美景、地道美食等元素,开发唐诗文旅罐,推出了与景区门票优惠活动相结合的“美景配美食”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文化与味蕾的双重体验。今年冰峰橙味汽水成功入选了中国好礼推荐产品。
除此之外,冰峰积极地与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岳田利教授合作,成立“西北大学冰峰饮料研发中心”,开展国潮饮品行业趋势调研,研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对老字号来说,找准自己的创新发力点很重要。比如,面对全国各地的旅游消费者,德懋恭在丰富产品上下功夫。
“我们除了经典传统的水晶饼,还陆续推出纸酥、桃酥、鲜花饼等150多个系列的新品,这些产品外观精巧、口味各异,既有经典的韵味,又有时尚气息。”德懋恭总经理张西建说,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同时,持续研发低糖健康和特色风味食品,向健康化、特色化、定制化转型升级。
为满足年轻消费者群体的购物体验,西安饭庄利用抖音上发短视频、在小红书上分享各类餐饮种草笔记,其中“西安饭庄金奖葫芦鸡、长安十三道、常宁宫”等引发消费者追捧;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老字号探诗、探秘、探榜、探物、探店”等各种优惠活动和特色菜品介绍,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
据了解,西安饮食凭借团购、外卖、新零售、会员社群等线上渠道,大力加大宣传营销的力度,2023年线上收入约1.2亿元,占西安餐饮营业收入的15.5%。
保证品质,加强人才建设
8月31日,在同盛祥钟楼店里,70岁的退休教师陈建国,满头白发,精神矍铄,步伐稳健,照例和老伴来吃午饭,他边朝一只陶瓷大碗中细细掰着手中的馍,边对旁边几位好奇围观的外地游客介绍泡馍的吃法。
“你们来对地方了,这是我们西安的老字号,我从住在附近起就吃他们家,已经三十多年了,这泡馍的味道一直没变。”陈建国说。
据同盛祥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乌平介绍:“牛羊肉泡馍首先讲究的就是选肉。羊肉我们用的是一岁半左右的盐池滩羊,重量不能超过35斤。牛肉用的是不超过两岁的秦川老黄牛,因为按传承下来的标准制作,对牛羊肉的产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无论冬夏,一碗肉烂汤香、馍劲光滑的牛羊肉泡馍下肚后,顿生舒畅之感。乌平说:“根据季节的不同,调料的搭配也是很重要的。牛羊肉泡馍营养价值很高,夏天天气热,要搭配调理,让人吃了不上火;冬季天冷,要能给食客暖胃。吃得营养的同时,还要让人吃得健康。”
2016年,西安推出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范,乌平和他的团队积极参与牛羊肉泡馍制作技术规程的制定中。“同盛祥有自己的制作规范和标准,才能够保证品质多年不变。我们把同盛祥的经验、技艺总结下来,供其他同行参考。”乌平说。
不论是技艺的延续和传承,还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老字号的人才建设都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为一家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936年的德发长手工饺子是西安的饮食文化名片之一,尽管拥有多名省市区三级非遗传承人,第五代传承人马顺莉对于未来的人员储备和技艺传承表示担忧。
“我们的饺子制作融合多种技艺,学徒培养周期漫长,而在此期间学徒工资不高,所以愿意干的、能够坚持下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马顺莉表示。
记者了解到,与炒菜的“红案”厨师相比,主攻各类面点的“白案”厨师培养周期更长,提升技艺除了师傅的面授,还需要个人的悟性和理解能力,加上非遗技艺的传承,需要花更长时间来学习和实践。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用人危机”,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开始逐渐打破自上而下的人员培训流程,创办了陕西桃李旅游烹饪技术学院,从社会上发掘人才。
采访中,不少老字号传承人认为,老字号想不被沉寂在历史中,需要一代又一代从业者,用热爱、坚韧之心不断努力,增强老字号吸引力、创新老字号产品、加大老字号传承力度以及实现跨界合作等方式,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提升陕西文旅的市场竞争。(刘洁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手机号未注册